又到了這江南大雨滂沱的季節,聽著窗外這連綿不絕的嘀嗒聲,回味著最近剛讀完的一本育兒經典之作——Jane Nelsen撰寫的《正面管教》(Positive Discipline)。正面管教是一種既不懲罰也不驕縱的管教孩子的辦法,核心就是做到和善而堅定。

育兒很容易就掉入兩大極端——嚴厲或驕縱。嚴厲的效果總是立竿見影,卻為健康的親子關係埋下了隱患。驕縱看似尊重孩子的意願,卻剝奪了孩子練習抗挫的機會。和善而堅定地處理親子關係,既尊重孩子,也尊重了自己,像極了傳說中的母慈子孝。

然而,透過這種種具體的分析和應對辦法,我看到的卻是“耐心”二字——對孩子的耐心和對家長自己的耐心。

因為對孩子有耐心,所以能意識到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,有自己的想法和需求,要以尊重孩子為先。因為尊重孩子,所以會在乎孩子的感受,在他耍性子的時候,說上一聲:“我看得出來你很不開心”;所以不會愛上說教這種無效卻易引起叛逆的方法;所以會反思自己身上的原因,而不是一味指責孩子。

因為對孩子有耐心,所以不會想要採取“懲罰”這種立竿見影的辦法,而是把犯錯誤當作一個學習的機會。不把“犯錯”太當一回事,和孩子商議出彌補的辦法,協助他完成,反而激發他的社會責任感。

因為對孩子有耐心,所以要像“密碼破譯員”一樣,仔細解讀行為背後的原因。不願意合作的孩子,是想要得到額外的關注;還是故意挑戰大人的權力來奪回自己的權力;還是曾經受過傷,想要藉此報復父母;抑或是多次沒有得到過愛的迴應,沒有歸屬感,已經自暴自棄。

因為對孩子有耐心,所以不會著急地去給孩子定性。而是鼓勵孩子每一次對的行為,教會孩子自我評價,而不依賴於別人的讚揚。

因為對孩子有耐心,所以會信任孩子,讓孩子參與到規則的制定。

因為對孩子有耐心,所以眼裡不會盯著“別人家的小孩”,而是努力讓孩子自在地活在自己的時區。

因為對孩子有耐心,所以對自己要更有耐心。

因此,發現自己犯錯的時候,會勇敢地承認錯誤,主動和孩子和好,再心平氣和和孩子一起解決問題。而不是倔強地撐著“完美”的旗幟。

因此,發現自己無法當著眾人的眼光,去和善而堅定地對著撒潑打滾的孩子施以育兒術時。不是用父母的特權去鎮住他,以挽留作為家長的面子。而是儘量避開喧鬧的場合和圍觀的人群,和孩子私下解決。

因此,發現自己總擔心鄰居怎麼想,無形中增強對孩子的控制以掩飾自己內心的弱小時,會對自己按下暫停鍵,思考“孩子”和“鄰居”,究竟誰更重要。

因此,發現別人家的媽媽更優秀的時候,會告訴自己,我也要自在地活在自己的時區。

書中透過挖掘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,為家長提供了各種應對辦法。但在我看來,所有的方法都離不開“耐心”。這些耐心的方法,我尚未在豬寶身上施展,畢竟他還不到恐怖的兩歲,離可怕的三歲以及之後無限長的叛逆期還有一定的時間。

但作為一個女兒和媳婦兒,我看到了爸爸媽媽們的耐心。我有一個很急躁的壞脾氣(啦啦啦),但我成長過程中,父母給予了我很大的耐心。在我面臨人生重要抉擇的時候,他們也因為對我有耐心而選擇信任我,尊重我的抉擇。Terry有一個很緩慢慢慢的性格,公公婆婆千里迢迢過來,事無鉅細地幫助我們,營造這個溫馨的家,又何嘗不是一種愛子的耐心呢。

這麼看來,我和Terry的性格真的很互補。呀!說好的育兒文章,怎麼又撒狗糧了。哎,大家湊合看吧。

老張說:

挺好玩

支援我們

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,您可以分享给您的朋友,分享到您的社交账号比如:

或者 点击这个链接 观看广告支持我【广告内容与我们无关,请不要轻易相信并打开弹出的广告】。
若您经济宽裕,更欢迎通过下面的方式小额赞助以支持我们的创作。